您好,欢迎访问广东深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高新技术企业
提供各行业直流无刷水泵解决方案
商务接洽:18676288117
技术支持:18825782518

当前位置:

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

汽车电子水泵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中的关键作用

汽车电子水泵.jpg

     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,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、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。作为核心动力源,动力电池的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整车的续航能力、安全性及使用寿命。而电池热管理系统(BTMS)作为保障动力电池工作状态的关键技术,其核心组件 —— 深鹏科技的直流无刷电子水泵,正通过精准的流体控制技术,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突破提供重要支撑。


      一、电池热管理:新能源汽车性能与寿命的核心保障


      动力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对温度极为敏感,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通常为 25-40℃。当温度低于 0℃时,电池容量会下降 20%-30%,充电效率显著降低并可能引发锂枝晶析出;当温度超过 55℃时,电池内部副反应加剧,循环寿命大幅衰减,甚至可能因热失控导致安全事故。数据显示,温度每升高 10℃,电池循环寿命将缩短 50%。因此,高效的热管理系统需在充电、放电、静置等全工况下,将电池组温差控制在 ±5℃以内,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。


      对于能量密度突破 300Wh/kg 的三元锂电池和逐步商业化的固态电池,其产热速率较传统电池提升 40% 以上,对热管理系统的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同时,800V 高压快充技术的普及,使电池在快充过程中产生的瞬时热量增加 60%,亟需更精准的动态热管理方案。


      二、直流无刷电子水泵的核心工作原理


      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,深鹏科技的直流无刷电子水泵承担着冷却液循环动力的核心功能,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冷却和加热两大工况:


      (一)高效冷却工况:应对高功率输出与快充需求


      当电池组温度超过最佳工作区间时,水泵以 1500-4000rpm 的转速驱动冷却液流经电池组内部的液冷板。液冷板采用微通道结构设计,与电池电芯紧密贴合,通过强制对流将热量传递至外部换热器(如板式换热器或水冷冷凝器)。此时,水泵的流量控制精度直接影响散热效率 —— 在峰值放电工况下,需提供 5-12L/min 的稳定流量,确保电芯表面温度梯度小于 3℃。


      (二)智能加热工况:破解低温性能衰减难题


      在 - 20℃的低温环境中,水泵协同电加热器(PTC 或余热回收装置)构建加热回路。首先通过低速运转(800-1500rpm)使冷却液在电池组与加热器之间小循环,快速提升液温;当检测到电池预热至 5℃以上时,切换为大循环模式,将热量均匀分配至每个电芯。这种分级控制策略可使电池预热时间缩短 30%,同时降低 35% 的加热能耗。


      (三)无刷电机技术优势


      相比传统机械水泵,直流无刷水泵采用钕铁硼永磁体和霍尔传感器,实现了 90% 以上的电机效率(传统水泵约为 65%)。其 IP67 级防水设计和无碳刷结构,使寿命突破 20000 小时,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复杂工况下的长期可靠运行需求。


      三、精准控制技术:构建动态热平衡生态


      (一)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控制


      水泵集成温度传感器(精度 ±0.5℃)、流量传感器(分辨率 0.1L/min)和压力传感器(量程 0-1MPa),实时采集电池组温度场、冷却液进出口温差及系统压力数据。通过 CAN 总线与整车控制器(VCU)通讯,接收 SOC(荷电状态)、SOH(健康状态)及工况信号(如急加速、快充模式),采用模糊 PID 控制算法动态调整转速,实现 "按需供液"。例如,在 NEDC 工况下,水泵能耗仅占整车电耗的 1.2%-1.8%,较定速水泵降低 40% 的功耗,有效提升整车能量利用效率。


      (二)流道优化设计


      针对电池组复杂的管路布局,深鹏科技通过 CFD 仿真对水泵内部流道进行优化,减少流体阻力,提升冷却液循环效率,确保在不同工况下均能实现稳定的流量输出,避免因流道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散热效率下降问题。


      在新能源汽车 "续航焦虑" 与 "安全性能" 双重诉求下,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作为核心执行部件,深鹏科技的直流无刷电子水泵通过精准的流量控制、高效的能量转换和智能的系统协同,构建了动力电池的 "舒适工作环境"。凭借无刷电机技术的高可靠性、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控制策略,以及适应复杂工况的流道优化设计,电子水泵为动力电池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。对于车企而言,选择具备成熟技术方案和丰富应用经验的电子水泵供应商,是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环节。